过去一年技术的加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连锁反应,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预期和行为永久地转变为“未来已来”的状态。为此,UM优盟推出了亚太区创新年鉴——深入探讨娱乐、商业、数字化健康和互联方面的前沿进展,这些进步正在推动亚太区的发展,并为品牌提供新的机遇。
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估算,互联汽车已占中国所有在售汽车总量的16%,预计到2030年,互联汽车的市场份额将激增至56%。在中国互联汽车的迅猛发展中,5G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2025年中国5G互联汽车的销量将猛增至710万辆,占国内互联汽车总销量的40%。
中国的整车厂正在与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等本土互联网巨头开展合作,推出带有移动界面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它们还开发出一些框架,实现了软件服务的快速迭代,进而将软件开发周期缩短至12个月;而西方国家的整车厂通常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完成软件服务的迭代。
由于中国消费者愿意向数字服务提供商分享个人数据,整车厂可以借助大量数据来向消费者提供更愉快的互联汽车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制造商就能带给消费者精准且个性化的用车体验。
鉴于互联体验是核心卖点,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提供互联服务的订阅功能,而且免费试用期要比西方国家更长,有的甚至支持在汽车的行驶寿命期内持续免费使用。
中国互联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整车厂和科技巨头正在争相开发汽车操作系统(AOS)。一种采用多功能应用程序的生态系统就这样应运而生了。整车厂正在将流媒体内容和电子商务等附加功能整合到内置的信息娱乐系统之中。像紧急警报以及路线选择和修改这类可提高驾驶安全和效率的功能,将在辅助驾驶过程中同步上传。软硬件模块也会进一步完成整合。但是,一些整车厂着手开发起了自己的AOS,以便确保数据的所有权和业务的独立性。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等大型科技企业正利用各自的移动应用生态系统来开发AOS。尤其是百度,目前已成为人工智能(AI)和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
8月,百度推出了它的第二代AI芯片,即“昆仑2代芯片”。这种半导体旨在帮助设备处理海量数据,增强设备的计算能力。百度称,目前这款芯片已正式量产,可在自动驾驶等领域中使用。
百度还发布了一款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这款汽车的车门打开后如同两只翅膀,车内安装有一个娱乐大屏。6月,百度宣布与国有汽车制造商北汽集团达成合作关系,计划在未来三年内生产1000辆无人驾驶汽车,并最终在中国境内实现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商业化。
百度也已在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某些特定区域内提供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用户可使用百度的Apollo Go应用叫一辆自动驾驶出租车。8月,百度将该应用更名为“萝卜快跑”,并计划大规模推广这项服务。
语音助理成为科技公司进军互联汽车市场的另一条途径。例如,阿里巴巴与戴姆勒、奥迪和沃尔沃等全球知名汽车品牌签订协议,计划将阿里巴巴的智能语音助理“天猫精灵”内置到这些汽车品牌在华销售的汽车中。借助于这个名为“AI+车”的解决方案,所有安装了这种语音助理的汽车都可通过信息娱乐系统自动访问电脑精灵,而且用户可以将家用智能扬声器连接到汽车上,既能对车况进行监测,还可执行简单的任务。车主可以在家中远程下达语音指令,遥控车门、车窗和车内空调。
目前要预测互联汽车市场中,整车厂和高科技公司之间竞争的走势,恐怕为时尚早。虽然整车厂在制造和设计环节中有更大的话语权,但消费者更习惯于移动应用和界面设计。与整车厂相比,高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而决定互联汽车智能化程度和驾驶体验的正是人工智能技术。
从消费者层面上看,中国车主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接纳度和认可度,远远高于其它国家。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出于安全考虑,欧美市场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热情已大不如前,但中国71%的车主对这类汽车的使用一直持认可态度。
从长远角度看,通过语音指令遥控车门和车窗,将汽车与车主的家庭设备相连,比如远程开启恒温器和点灯,这样做看似无足轻重,但物联网本身就是要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而汽车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汽车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车主对于互联互通将有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自己能以全新的方式,与家人、朋友,甚至是企业和品牌建立自由沟通。
除了家和办公室以外,汽车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空间。他们会在车里度过大量的时间,而车内的互联互通也将成为这部分体验的重要一环。业界还将持续关注“以人为本”的创新,为车主提供车内车外的数字化体验,以满足他们不断变化的需求。